栩栩如生的核雕羅漢、精美絕倫的蘇繡藝術……9月28日,蘇州市吳中區攜青年手藝人在上海虹橋高鐵站“眼底江南 心上吳中”主題展廳舉辦“一核一世界 一繡一天堂”非遺展示與體驗活動,活態展示吳中蘇作之美和非遺傳承人的高超技藝,讓中外旅客零距離欣賞“指尖上的傳奇”。
蘇作天工,根植吳中,已經成為吳中文化軟實力的鮮明印記。蘇州市吳中區,是古老而燦爛的吳文化的發祥地與核心區之一,誕生了《孫子兵法》,也孕育了故宮設計營造者、“香山幫”鼻祖蒯祥。在全國工藝美術領域的11個大類中,吳中擁有核雕、刺繡、緙絲、紅木雕刻、玉雕、磚雕等10多種門類3000余個品種。其中,吳中還擁有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這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光福核雕、碧螺春制作技藝這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17人。吳中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占到蘇州市的1/3,有13件作品入選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居全國區縣之首??傊?,行走吳中,不管是游太湖、逛古鎮、賞民俗,還是品茗、嘗美食,都能在不經意間邂逅“非遺”。
活動現場,蘇繡吳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東吳匠師新秀、中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王輝帶來了祖傳繡藝,現場教授旅客進行蘇繡技法,并展示了多幅自己設計創作的刺繡作品。工藝美術師、手工雕刻高級技工、蘇州市吳中區青年手藝人協會副秘書長葛振雄介紹了光福核雕的歷史及特征,并從選料、構思、雕刻、打磨等多角度出發,為旅客詳細講解了核雕作品的制作過程。同時,他還展示了由他首創的“核雕造景技法”和“核雕空間美學”。風格獨特、題材廣泛的蘇繡和極具現代創新理念的核雕,吸引了眾多旅客的目光,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發朋友圈。
蘇工藝巧,傳承有道。在非遺傳承上,同為80后的王輝和葛振雄也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王輝與母親一起創辦了刺繡體驗傳習基地(鳳繡娘刺繡傳習所),接待國內外刺繡體驗學員,迄今已有上萬余人,為傳承蘇繡傳統文化奉獻自己的力量。葛振雄于2016年創立“葛振雄核雕工作室”,致力于非遺核雕空間美學設計與文化傳播,并榮獲多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獎項。與此同時,他們還是吳中區重點文化產業平臺蘇州工匠園的入駐匠師,與百余名工藝大師一起,共同傳承發揚蘇州傳統手工藝。
蘇州工匠園位于吳中區鳳凰文化產業園6-7樓,仿若一個小型的蘇作博物館,聚集了當代蘇州工藝美術行業領軍人物,展示著12個不同主題的蘇州工藝、蘇州文化精品。這里又是蘇州手藝的“經紀人”,集中展示、銷售著各類蘇州工藝美術精品、文創產品,幫助蘇州工匠對接文化消費市場,帶動蘇作文創產品的迭代創新,推動蘇作文創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吳中區和蘇州工匠園連年走進上海虹橋高鐵站和浦東國際機場,通過舉辦蘇作展示和傳承體驗活動,向中外旅客呈現吳中區悠久的歷史與博大的人文積淀,展示蘇作文化的魅力,助推蘇作走出去。據統計,活動當日,共吸引超4萬人次關注,5000余人次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