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保存最長、最完整的石板路,串起整個古鎮的人文與風景;大儒顧炎武生于斯、長眠于斯;昆山腔創始人顧堅在這片土地生活,余音裊裊數百年……近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美昆曲 大好昆山”昆山城市文旅展在上海虹橋站鄉愁小棧City Show演繹昆山之美,千燈鎮以其人文底蘊深厚的古鎮景觀、富有文化氣息的文創產品,引得來往旅客連聲贊嘆。
千燈鎮隸屬江蘇省昆山市,東接上海青浦區,西鄰蘇州,是一座積淀著2500多年厚重人文歷史的古鎮。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秦峰塔、良渚文化代表少卿山、始建于南宋的石板街等歷史遺存,共同構成了千燈深邃悠遠的古鎮底色。兩位狀元、四十五位進士、六十多位舉人從這里走出,人文薈萃的千燈,也被冠以“金千燈”的美稱。這里還是昆山腔創始人顧堅的故里,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愛國主義學者顧炎武的家鄉。
據介紹,此次文旅形象展由昆山市委宣傳部指導,昆山旅游度假區、周莊鎮、錦溪鎮、千燈鎮、巴城鎮、淀山湖鎮主辦,將持續到9月底,每月為虹橋旅客送上一場文旅盛宴。當下展中,即以“昆游”為線索、全域旅游為主脈,展現昆山百景中流淌的江南水鄉之美。走進展廳,千燈人文薈萃的古鎮風采和精品文旅項目,在文化造型墻上別具特色。實物展陳區,千燈鎮以其根植古鎮文化的文創產品吸引了旅客的眼球,刻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黃銅書簽令人過目難忘;還有秦峰塔造型的文創燈具,玲瓏小巧,讓旅客直呼:“想把這盞來自千燈的燈帶回家?!?/span>
近年來,千燈加大對古鎮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挖掘,“靜下心”來做好古鎮文化旅游,形成了以顧炎武思想為代表的國學文化、以昆曲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延福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和以石板街為代表的水鄉文化交融發展、和諧共生的局面。尤其是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和有著“百戲之祖”美譽的昆曲,在一代代千燈人的努力下發揚光大。作為“全國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千燈將顧炎武故居與古鎮區發展相融合,讓游客與市民在為復原的故居驚嘆之余,更深入了解顧炎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廉政、治學的態度。
同時,千燈鎮人學昆曲、唱昆曲,蔚然成風。昆曲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2008年臺灣作家白先勇先生到千燈尋根,觀看了小昆班演出,有感而發寫下了“昆曲仙鄉”。2009年,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千燈“中國曲藝之鄉”稱號,2011年京劇大師梅葆玖親題“昆曲發源地”,對千燈創立昆曲雛形的事跡做出了擲地有聲的評價。古鎮區3個古戲臺日臻完善,老街日日有昆曲演出;位于千燈棋盤街的顧堅紀念館內,可供游人品茗、聽評彈、賞昆曲、聽絲竹悅耳。昆曲百年,其鮮活的生命仍然在千燈的土地上傳承不息。
隨著古鎮游、鄉村游的火熱,千燈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推出了更多文化氣息濃郁、不落俗套的文旅產品。取名自顧炎武著作《日知錄》的日知·書房,是坐落于古鎮中的24小時圖書館,完美地融入古鎮的粉墻黛瓦,融合讀書、文創、咖啡,熱鬧之中獨享靜謐。每年舉辦的江南油菜花節,逐步從踏青賞花、親子互動,延伸到文化展示、農事體驗、時尚運動、文化交流等深度領域,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提升,已經成為千燈農村文旅和新農村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展覽期間,千燈還將參與“江南·昆曲小劇場”特色主題展和“昆山有禮”文化市集等活動,向上海虹橋高鐵站的旅客推介一個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昆腔裊裊、文脈悠長的“金千燈”。